預防出生缺陷,科學健康孕育
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,
是每一位爸爸媽媽們最大的心愿。
2023年9月12日,
是第19個“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”
今年的宣傳主題為:
預防出生缺陷,科學健康孕育。
什么是出生缺陷?
預防出生缺陷有哪些方法?
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。
每個家庭都希望生育健康的寶寶,但不良的遺傳、環境及行為等因素,隨時會威脅胎兒的健康,讓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各種先天異常,導致孕婦流產或者發生死胎、死產。有些孩子即使出生,也可能患有可怕的先天疾病,這些異常統稱出生缺陷。患有出生缺陷疾病的孩子,如果不及時接受篩查、診斷、治療,很多將終生殘疾,嚴重的甚至會夭折,因此,預防出生缺陷意義重大。
預防出生缺陷有哪些方法?
出生缺陷采取三級預防策略。簡單來說,第一級預防是婚前和孕前預防,防止出生缺陷發生;第二級預防是孕期預防,減少嚴重出生缺陷兒的出生;第三級預防是出生后預防,及早發現和治療出生缺陷患兒,避免孩子殘疾。
第一級預防
懷孕前,準媽媽要養成健康生活方式,有計劃地妊娠。提倡適齡生育,有生育二孩、三孩意愿的婦女,特別需要注意生育年齡和生育間隔。
孕婦年齡超過35歲,出生缺陷發生風險會上升。
準備生育寶寶的準爸爸和準媽媽應該主動接受婚前醫學檢查,科學備孕,提前3~6個月接受孕前優生健康檢查,評估高危因素,接受優生咨詢指導。針對自身存在的風險因素采取防控措施。要戒煙戒酒,適量運動,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。
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;合理營養,均衡膳食;預防病毒感染;控制慢性疾病,謹慎用藥;避免接觸高溫、放射線以及毒害物質;保持良好衛生習慣。有不良孕產史的婦女尤其要做好再生育咨詢。
第二級預防
在孕早期,準媽媽要及時就診,接受孕期保健指導,篩查危險因素。
孕中期,監測胎兒發育情況,準媽媽接受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。比如唐氏綜合征篩查或者B超體表畸形篩查,發現胎兒異常及時干預。
孕晚期繼續保健,嚴密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。
第三級預防
新生兒出生后,應當及時接受苯丙酮尿癥、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聽力障礙等疾病篩查,促進先天性疾病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預防和減少兒童殘疾。
0~6歲兒童應當定期接受兒童保健服務。
患病兒童應及時接受治療康復,改善生活質量,預防和減少先天殘疾,讓他們像正常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生活。
優生優育,母嬰健康
01接受婚前檢查
使男女雙方有一個互相了解健康狀況的機會,了解患過什么病、有無遺傳病史等,避免遺傳病傳給后代。同時,又可以對被檢查者進行性知識教育、婚后的生育安排、避孕方法指導。這樣做有利于夫婦婚后感情和睦,建立美滿的家庭,有利于后代的健康。
02接受孕前檢查
一些看起來身體非常健康的人群,實際上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。假如男女雙方恰巧都是某種致病基因的攜帶者,那么,后代發病的幾率就很大。因為隔代遺傳或散發的遺傳病,往往男女雙方僅為致病基因的攜帶者。這種情況只有依靠專業醫生,通過家族病史調查及系譜分析來斷定。因此,建議所有備孕人群,為保障后代的身體健康而盡好自己的一份責任,主動進行孕前檢查。
03選擇最佳生育年齡
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,男女青年生命力旺盛的時期為25~29歲。一般以為,這是生育的最佳年齡。生育過早,女性全身器官,尤其是生殖器官和骨盆還處于發育階段,尚未完全成熟,妊娠和分娩的額外負擔,對母子雙方的健康均不利,難產或造成一些并發癥和后遺癥的可能性大;生育過晚,年齡超過35歲,妊娠、分娩過程中會發生一些并發癥,如宮縮乏力、產程延長、產道異常、產后出血等。
04避免發病期間受孕
男女中有一方在發病期間,如在急性傳染病未恢復前,重要臟器功能不佳或處于活動期(如嚴重心、肺、肝、腎疾病和結核病活動階段等)均應暫緩受孕,尤其是女方妊娠會使病情加重,疾病可能增加妊娠和生下的嬰兒患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的危險很大。
05做好孕期保健
保持身心健康,重視生活調理,不但能使孕婦本身順利度過孕產期,而且還能為胎兒創造生長發育的良好環境。所以,在孕期應該加強營養,實行勞逸結合,注意個人衛生,保持心情愉快,并應節制性生活。并定期進行產前檢查。